李明遠離職是百度廢“太子”? 可能也不是那么回事
從11月4日晚開始,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涉經濟問題主動離職的消息刷爆了科技圈。上一次這樣熱議的情形還是發生在“少年天才”李一男身上。 ...
從11月4日晚開始,百度副總裁李明遠涉經濟問題主動離職的消息刷爆了科技圈。上一次這樣熱議的情形還是發生在“少年天才”李一男身上。

原百度副總裁李明遠
在外界,以及許多百度內部員工眼里,李明遠是百度接班人的印象揮之不去,更有甚者戲謔此事為“太子的隕落”,“皇上廢太子”等。
時至今日,李明遠的離職是否真能對百度造成那么大的影響?顯然已經過了那個時代了。
兩年前,《財經》雜志曾在報道中寫道,李明遠事業運很好,趕上了百度最好的幾個社區產品的高速發展期,貼吧、知道、百科。“2011年再回歸百度之時,正是百度移動互聯網戰略最迷茫的時刻,其獲得了李彥宏最高的支持和授權,移動云事業部得到了百度五分之一的資源投入。”
連百度最出名最傳奇的產品經理俞軍也說李明遠“是個做什么都能成功的人”。
在百度這樣存在晉升阻塞的公司,如此直線般的晉升速度顯得異常出挑。
但對于“太子”這個稱呼,許多百度的老員工都說不出一個真正的出處。有人認為是在某雜志報道之后,才有的叫法。還有人稱,在報道之前,實際上內部就有了這個說法,只是在2014年才越發地突出。
2013年、2014年是李明遠最意氣風發的時期。29歲成為百度歷史上最年輕的副總裁,隔年晉升為E-Staff成員,進入百度最高決策層。
同時,在“代表每年業務前瞻”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明遠連續兩年和李彥宏一起,相繼推出了輕應用和直達號(輕應用的變形)。他承擔了百度移動化的重任,也享受了百度移動業務的紅利。
2015年,百度將業務整合為移動服務事業群組、搜索業務群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李明遠和向海龍、張亞勤一起成為了百度的“三駕馬車手”。其中,李明遠負責移動服務事業群組,直接向李彥宏匯報。
相似的情形在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兼高德集團總裁俞永福身上也曾有過。
2014年,俞永福隨著UC一起進入阿里,之后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出任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地位水漲船高,被某一雜志形容為馬云的接班人,甚至出現“沒有人是我老板,我是搭檔”之類的話。
不同的是,阿里移動方面的公關部門一直非常避忌,擔心出現“捧殺”。反觀百度,在李明遠的宣傳上非常用力。無論內部、外部,這個“太子”的形象都深入人心。
那段時期百度方面還總結其移動化的成果,最突出最常見的一個說法是,“在移動端,有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手機助手、91助手等14款用戶過億的App”。
據界面新聞記者了解,當時李明遠手上主導的業務有手機百度、百度地圖、百度錢包和直達號。
意外的是沒過幾個月,這些主導業務開始慢慢被分走。
2015年12月,百度成立金融服務事業群組,由原主管市場和公關的副總裁朱光全面負責,直接向李彥宏匯報,其中,百度百付寶公司總經理章政華攜錢包支付業務(百度錢包)及團隊陸續并入。
5個月后,百度再次調整架構,成立了百度搜索公司,并入了搜索業務群組、移動服務事業群組,以及糯米事業部,由向海龍任總裁,李明遠則從向李彥宏匯報改為向向海龍匯報。
曾有接近百度的人士透露,百度在考慮將地圖業務并入糯米。這表示,李明遠手上的幾項重要業務只剩下手機百度。
與此同時,李明遠計劃離職的消息也從未間斷過。有一位百度內部員工還向界面新聞透露,李明遠很早就提了離職,“幾個月前吧”。
以上變化都意味著,去年年底開始李明遠已經開始在逐步交出手中權力,逐漸邊緣化。
因此,現在李明遠正式離職,也不會對百度實質業務產生多大影響。
百度的核心業務,例如“大血管”搜索業務群組,以及新成立一年的金融服務事業群組,實際掌握大權的人始終都沒有變過。
而對百度的普通員工來說,在今年百度負面層出的情況下,“已見怪不怪”。
界面新聞采訪的時候幾位百度員工認為,對于李明遠離職并不意外,但意外的是以這種方式。
值得警惕的是,即便李明遠的離開沒有造成多么巨大的業務影響,但百度一直在顯現“人才流(損)失”的趨勢。
百度在今年有三位非常重要的高層以不同的方式“離開”。
4月,百度以“違反職業道德、損害公司利益”為由開除了百度副總裁、百度創始員工王湛;年中,隨著李彥宏召回百度曾經的市場與商務拓展副總裁任旭陽,傳出高級顧問何海文離職的消息(已淡出百度);如今,百度發布內部郵件稱“李明遠涉嫌經濟問題,已主動提出離職”。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百度對于李明遠的通報文字斟酌,并且沒有交由司法部門處理。
這讓外界認為核心事實模糊,或許百度在留情放過曾經的“太子”。
但作為一家在美國上市的公司,百度這樣的處理方式能否在投資者中過關?是否會引發集體訴訟還有待觀察。